据调查,在来自中国的电商行业攻占韩国国内市场的势头愈演愈烈的情况下,韩国产品在的跨境直销却日益萎缩,贸易逆差正在加剧。有分析认为,在中国跨境电商的超低价攻势下,韩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减弱,再加上曾经作为韩国产品直购“需求大户”的中国对韩国产品的需求减少带来的影响很大。 帮朋友代购的韩国留学生是否已经有实感呢?
据韩国统计厅本月20日公布的网购动向资料显示,去年韩国网购市场(免税店除外)的贸易逆差规模为5.929万亿韩元,与2019年的2.8513万亿韩元相比约翻了一番。贸易逆差是境外向韩国直购的销售额(免税店除外)减去韩国向境外直购的销售额之差。
【图表:金英姬设计师】
赤字幅度扩大是因为韩国人在外国购物商城的网购增加,而韩国国内产品的海外销售减少。实际上,由于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卖通、Temu等中国跨境电商的低价攻势,韩国的在线海淘规模从2019年的3.6360万亿韩元增加到去年的6.6819万亿韩元。同期,韩国产品的海外在线销售额从7848亿韩元减少到7529亿韩元。
从各品种的海外直销额来看,比重特别高的“服装及时装”相关商品从2019年的3029亿韩元减少到去年的2088亿韩元。生活、汽车用品从483亿韩元减少到203亿韩元,家电、电子、通信设备从310亿韩元减少到210亿韩元。韩国网购协会政策支援室室长河明镇(音)表示,“在其他国家,随着Temu、希音等中国电商低价产品的增加,对于相对高价的韩国服装的消费也有所减少”。
中国本地品牌日益壮大,中国人对韩国化妆品的喜爱度下降
从地区来看,中国对韩国产品的消费减少尤为明显。韩国商品销售到中国的逆向海淘销售额从2019年的2104亿韩元骤减至去年的1546亿韩元。同期,日本和美国则分别从1893亿和1866亿增加到2275亿韩元和2400亿韩元。
韩货在中国的直销规模变化尤为明显,此前销售规模特别大的韩国服装及时装相关商品销售额从2019年的778亿韩元大幅减少到330亿韩元。以2019年为准,销售额排名第二的化妆品也从594亿韩元减少到231亿韩元。据分析,这是由于中国人对韩货的喜爱度下降所导致。
韩国某网络平台业界相关人士表示,“新冠肺炎前后,中国国内的美容行业发生了变化”,“盲目选择韩国化妆品的时代已经结束”,“随着中国国内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大量出现,当地品牌正在推出高质量的商品”。据中国市场调查机构I.Medi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,2016年中国国内新增化妆品企业数量为94万家,2022年大幅增至367万家。
再加上以中国年轻一代为中心掀起了使用本国品牌的爱国消费热潮,以及中国经济放缓导致消费心理变化,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逆向海淘销售额的减少。
将目光转向美国的韩国企业
【图表:金映玉记者】
韩国业界目前正在瞄准“美国”和“日本”作为中国的替代市场。从逆向海淘韩国商品的销售额在各国的比重来看,2020年为29%的中国比重去年降至21%。取而代之的是美国以32%排名率先,日本以30%排名第二。
从品种来看,唱片、录像、乐器领域的增长势头明显。2019年唱片领域的销售额为894亿韩元,2023年大幅增加到1817亿韩元,据分析,这是受K-POP唱片市场急剧增长的影响。以化妆品为例,虽然中国的需求有所减少,但以整体逆向海淘销售额为准,从1598亿韩元小幅增加到1679亿韩元。大韩化妆品协会专务张俊基(音)表示,“目前以美国年轻一代为中心,韩国的中低价化妆品品牌消费正在增加”。但韩国某化妆品业界相关人士表示,“中国曾经因为代购们的购买量大而导致销售规模巨大,而美国则是在规模上跑得很快”。
韩国政府特别近为了搞活逆向海淘,出台了简化出口程序的支援政策,其宗旨是减少通关的繁琐手续,支援电商出口。政策支援室室长河明镇(音)提议,“如果适当利用全球流通平台,危机可能会成为机会”。他还表示,“全球平台企业对韩国品牌的关注度很高,因此可以为国内企业利用该平台进军海外奠定基础”。但他也强调“政府有必要扩大对国内平台企业增长的支持”。
图文来源 : 韩国《中央日报》中文网